
基于MBD的数字化制造流程中如何突破CAD→CMM检测→PLM追溯的模型数据互操作壁垒?
发布时间:
2025-07-21 12:02
来源:
基于MBD的数字化制造流程中如何突破CAD→CMM检测→PLM追溯的模型数据互操作壁垒?
三维模型数据在跨系统传递中的损耗与变异,已成为制约高端制造效率的核心痛点。全球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下,一条贯穿设计、检测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无缝数据流,成为智能制造的“圣杯”。
在飞机结构件制造车间里,工艺人员正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困境:设计部门发来的三维MBD(基于模型的定义)模型包含完整的几何与制造信息,但当这些数据传递到三坐标测量机(CMM)进行质量检测,再反馈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(PLM)系统时,关键信息却在一次次转换中丢失或失真。
这不仅导致检测效率下降,更使得质量追溯链条断裂。这一场景折射出当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深层瓶颈——跨系统模型数据的互操作壁垒。
01 技术壁垒:MBD数据的断裂之痛
MBD技术以集成化三维模型替代传统二维图纸,理论上可成为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单一数据源。但在实际落地中,CAD、CMM与PLM三大系统间的数据断层却成为“数字线程”的绞杀者。
根据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2024年公开的专利研究,传统流程中设计模型与工艺模型分属独立数据体系,需通过人工转换建立关联。这种分离导致设计意图在制造阶段丢失率高达34%,工艺反馈至设计的周期延长50%1。
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飞机结构件协同制造研究中进一步揭示:非几何信息(如公差、表面处理要求)的传递失真是核心问题。由于缺乏统一语义表达,工艺人员对设计模型的解读需反复确认,协同效率降低30%以上9。
更严峻的是,在检测环节,CMM设备通常无法直接读取CAD系统中的PMI(产品制造信息)数据。某航空企业报告显示,检测规划需人工重新录入67%的尺寸公差,不仅效率低下,还引入二次错误风险5。
02 破局点:QIF标准与统一数据架构
解决互操作壁垒需从数据架构与交换标准双重突破。2025年6月,Siemens NX™软件宣布原生支持QIF(质量信息框架)标准,标志着主流CAD平台首次实现检测数据无缝输出2。
QIF作为端到端数字计量标准,其价值在于构建了从设计意图到检测结果的可追溯链条。当CAD模型携带智能PMI标注导出为QIF格式时,CMM系统可直接解析检测路径与公差要求,消除人工转换环节3。
在数据架构层面,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提出的设计工艺统一模型构建方法颇具前瞻性。该方法通过特征级映射技术,在设计与工艺数据模型间建立关联关系,形成统一数据对象管理1。这种“一次建模,全域通行”架构已在航空领域验证,使工艺准备周期缩短30%10。

03 闭环反馈:双向互操作实现数字线程贯通
真正的突破在于实现数据双向流动。当检测数据可逆向反馈至设计端,便形成“设计-制造-检测”的闭环优化。Capvidia的MBDVidia软件在此环节提供关键技术支撑,通过对QIF数据的验证与完善,将CMM测量结果转化为可被PLM系统识别的质量数据包4。
这一过程极大提升质量追溯效率。某飞机装配线应用案例显示:基于MBD的检测数据直接关联PLM系统中的产品构型,使质量问题定位时间从小时级降至分钟级。更关键的是,测量数据反哺设计优化,推动“面向检测的设计”(DFI)方法落地5。
Skolkovo研究所2024年的研究进一步指出,MBSE(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)与PLM的集成需接口建模技术支持。通过设计结构矩阵(DSM)管理数据接口,可确保跨系统数据交换的完整性6。这为构建企业级数字线程提供了方法论基础。
04 未来战场:AI驱动与全链自动化
前沿研究正将互操作性推向新高度。2025年7月《Building Simulation》发表的增强型obXML模式研究,虽然聚焦建筑领域,但其通过扩展模式实现复杂行为建模的思路极具启发性8。
在制造领域,基于AI的特征自动识别技术成为新焦点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发的飞机结构件协同设计系统,通过多Agent技术实现CAX软件间语义级通信,使非几何信息同步准确率提升至98%9。
随着数字孪生技术普及,CAD-CMM-PLM数据链正进化成实时动态系统。某航天企业试点项目显示:通过将CMM测量数据实时映射至PLM中的数字孪生体,使产品尺寸不良率下降56%,工艺迭代速度提升3倍10。
波音787的全球协同研制网络证明:当三维模型数据无损流动时,供应链响应速度可提升40%,工程变更成本降低65%5。今天,随着QIF等标准的普及和MBDVidia等互操作解决方案的应用,东风汽车、中国商飞等企业已开始重建其数据流水线。
从设计室延伸至车间测量机的数字线程,正编织成新一代智能制造的神经网络。那些曾经割裂的数据孤岛,终将汇成驱动未来工厂的全域数据海洋610。
参考文献
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。《一种面向MBD模型的设计工艺统一模型构建方法》发明专利CN117763328A,2024年3月。1
Capvidia通过支持QIF的NX软件扩展基于模型的定义(MBD)互操作性。美国商业资讯,2025年6月。234
拜明星。基于MBD技术的三维工艺设计与现场可视化生产。《航空制造技术》,2020年5月。5
简建帮。《基于MBD的飞机结构件协同设计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实现》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,2011年。9
吴团伟 等。面向模型驱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研究。2023年6月。10
Brovar Y. 等。Interface Modeling for Complex Systems Design: An MBSE and PLM System Integration Perspective。IFIP国际会议论文,2024年。6
MBD技术应用,智能制造,数字化转型,三维模型数据,QIF标准